地理
  中國西南民族地區﹐主要包括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狹谷地帶及雲貴高原地區。本區在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上皆綜錯複雜﹐本區地形複雜﹐高山、縱谷、丘陵、平原交錯﹐因而環境資源也相當多元。生活在此的人們﹐分為許多不同的「族群」﹐以農、牧、漁、獵、採集來分享與競爭生存資源。因而生活在此的人群﹐也分為許多「族群」以佔有、分享與競爭多元化的生存資源。



歷史
  在新石器時代後﹐本地洱海、滇池兩大區域出現青銅器文明。秦漢時期﹐當中國人初接觸本地時﹐中國文獻即記載本地有滇、夜郎兩個王國﹐此外還有昆明、雟、邛都、筰都、靡莫﹐以及被泛稱為氐、羌、夷等「種類繁多」的人群生活於此。漢代史家司馬遷總稱之為「西南夷」﹐並以生計、聚落與髮式將他們分為數類。考古發掘中滇王墓的出土﹐也部分說明了當時的情況。一個出土銅鼎上﹐鑄有進貢的場景﹕帶著不同貨物、禮品的人﹐在服飾、髮型與鬚髭方面﹐都有些差別。


  唐宋時期﹐在本地曾出現南詔(738-902)與大理(937-1252)兩王國。元代滅大理後﹐在此建立土司制度﹐授官銜予各地大小統治階層﹐並任其世襲。在明清時期﹐土司制度與州縣制度結合﹔土司直接治民﹐但聽命與州縣﹐如此中國對西南地區的掌控更為加強。也在明清時期﹐大量漢移民進入西南地區。因而中國開始取消土司﹐改由州縣直接管轄。但事實上﹐有些地區直到民國時期仍統於地方土司、頭人之手。作為其殖民地或勢力範圍﹐更進一步企圖經中南半島或西藏﹐將其勢力延伸至中國西南邊區。經過多年的探測、傳教與研究活動﹐部分西南人群又逐漸籠罩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邊緣之中。在如此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原來「種類繁多」的各西南地區﹐在認同與文化上更成為一個多元混雜的大調色盤。

  由民國成立到 1949﹐中國政、學界領導人物大多認為﹐中華民族主要由五個民族﹐漢、滿、蒙、回、藏﹐所構成。所謂「五族共和」。中國南疆與西南等地一些過去被視為「非漢蠻夷」的人群﹐其生活習俗與漢人相似﹐又被認為或自稱其祖源為漢﹐因而被認為將「漢化」而終將成為漢族﹐或者﹐被概括在一界線模糊的「苗」之中。然而﹐1920 年代以來﹐經由民族學者深入高山縱谷、歷史學者窮首群經典籍的研究﹐各民族之體質、語言與文化之特色及其間區分﹐及其歷史演變之軌跡﹐逐漸清晰。此種探索﹐在另一方面﹐多少也些想像與建構的成分。在這些調查與研究基礎上﹐1950 至 1960 年代﹐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推動更廣泛而深入的民族調查。根據這些體質、語言、文化與歷史資料﹐西南地區各非漢族群終於被識別、區分為 25 個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