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四裔只是邊緣「異類」﹐然而在民族主義下﹐少數民族也是中國民族的一部分。因此﹐釐清中國境內有多少民族﹐由「歷史」與「文化」來解釋他們間的一體關係﹐以及其間的核心與邊緣區分﹐成為民國締造後中國學術界刻不容緩的使命。當前在一般人的知識中﹐中華民族由五十六個民族構成﹔其中包括一個作為核心的漢族﹐與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商代或更早以來﹐漢族便與其周邊的夷、戎、蠻、狄往來互動。在經歷許多的遷徙、征伐、分衍、合併後﹐終於形成當今的中華民族。這個歷史知識﹐以及分別各個民族的民族知識﹐都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經由學術探索而逐漸建立起來。

  「歷史語言研究所」之成立﹐是中國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里程碑。但無可避免的﹐在那一時代﹐它也在民族主義下滋長﹐並貢獻於中國國族建構。其緣由之一是﹐當時流入中國的新學術﹐ 如語言學、體質
學、民族學、考古學與歷史學﹐多少皆與「民族」概念聲氣相通。在「民族」概念下﹐一民族被認為是有共同語言、體質(血統)、文化﹐而在歷史中延續的人群。語言學、體質學、民族學被用來考察各民族範疇與其間區分﹐歷史學則被用來追溯「過去」﹐以說明此民族範疇與區分的由來。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之初﹐有歷史、語言、考古(與民族學)等三個分支部門﹐也便是此旨趣之反映。


  歷史、語言、考古與民族學﹐在中國國族建構中不只是塑造、凝聚國族而已﹐它們還在國族內部區分核心與邊緣。這是由於﹐雖然在國族主義下傳統「中國」與其邊緣「四裔」合一﹐但對漢族來說﹐以「四裔」襯托「中國」的傳統華夏中心主義仍然沒有改變。因而當時「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之探索與建構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得藉此襯托核心「漢族」﹐另一方面﹐可以使包納漢與非漢的「中華民族」概念更具體﹐內涵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