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上、下冊,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2.方國瑜,《滇西邊區考察記》, 昆明: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
3.王敬騮(編),《佤語研究》,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4。
4.李明富、趙明生,〈臨滄地區打造佤文化品牌項目研究報告〉,《佤山文化》78 滄源:滄源縣文化體育局,2004,頁30-37。
5.周光倬(編),《雲南省滇緬南段未定界調查報告》, 台北:成文出版社,1935。
6.周植志、顏其香、陳國慶,《佤語方言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芮逸夫,〈滇緬邊境四族小記〉,刊於芮逸夫,《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頁371-410,
8.段世琳(編),《班洪抗英紀實》,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
9.凌純聲,〈雲南卡佤族與台灣高山族的獵頭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 台北:1953,頁1-9。
10.陳榮華(編),《追逐太陽的阿佤山》,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4。
11.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滄源佤族自治縣志》,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
12.雲南編輯組(編),《佤族社會歷史調查》第一冊至第四冊,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13.趙岩社、趙福和(編),《佤語語法》, 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
14.顏其香、周植志,《中國孟高棉語族語言與南亞語系》,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
15.羅之基,《佤族社會歷史與文化》,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