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徭」、「猺」與「瑤」 多元的「瑤族」文化─服飾與裝飾
 
  瑤族與中國境內其他民族一樣,除了屬於自身特殊的節慶外,也過農曆春節、清明節與中元節。在此僅就瑤族自身的節慶祭典,做一描述。瑤族的節慶通常與祖源傳說有關,儀式中常包含神話故事的傳述,以及緬懷先祖恩德等內容。其中以瑤語支的「盤王節」,與苗語支的「達努節」最具特色。


  「盤王節」,也叫「跳盤王」、「做盤王」,或「還盤王願」。凡是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的支系,都有此習俗,大約占瑤族人口百分之七十左右。不同支系舉行「盤王節」的日期原不甚相同,後於一九八四年八月,經全國瑤族代表座談會通過,統一將瑤族的「盤王節」訂在農曆十月十六日。


  關於「盤王節」的祭祀內容,至明代已有較詳細的紀錄:
其樂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謂五參。奏樂則男左女右,鐃鼓、葫蘆笙、忽雷、響瓠、雲陽。祭畢合樂,男女跳躍,擊雲陽為節,以定婚媾。(明鄺露《赤雅》)

  祭祀盤王所跳的舞蹈,稱為長鼓舞,有的叫花鼓,流傳於廣西金秀、龍勝、富川、荔浦、賀縣與廣東連南、連山及湖南江華和雲南、貴州等瑤族地區。長鼓以堅梓木製鼓,用羚羊皮糊鼓面而製成,分大小兩種。   除打長鼓外,還用鑼、鈸、鈴鐺、嗩吶等樂器加以《盤王歌》的唱曲伴奏(蒲朝軍、過竹主編1992:363)。


  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瑤族,信奉密洛陀神話,在農曆五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舉行「達努節」。「達努」的原名叫做「求究」,意為「完九」,即五月份中,最後一次逢九的意思;又叫做「當哄」,即「苦節」的意思。達努節的由來,與始祖母神密洛陀有關。各支系傳說不同,有說五月二十九日為密洛陀生日,有說是其二兒子受壯官陷害而死的日子(蘇勝興等 主編1990:272-5)。「達努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打銅鼓,另外具有特色的活動則是鬥鳥、賽弓箭、賽馬。經過歷史的變遷,「達努節」原本的祭典意涵逐漸淡化,反倒更多了些娛樂歡愉的節日氣氛(蒲朝軍、過竹主編1992:234-6)。
 
 
如廣西全州的東山瑤於農曆六月初六慶賀上王盤古生日、九月重陽為中古盤王生日、十月十六為下古盤王生日。其中以十月十六日的儀式最為隆重。再如廣西富川的盤瑤則在農曆正月十二或十一月廿八,舉行盛大的遊盤王活動(蘇勝興等 主編 1990:253、256、264)。
轉引自蒲朝軍、過竹主編1992:359。
長鼓的鼓面之所以使用羚羊皮,據說是因為在盤王神話中,盤王在打獵時,不幸被羚羊撞身墜崖而死,子孫為了追念盤王,便取羚羊皮做鼓面,製作長鼓(蒲朝軍、過竹主編1992:363)。
 
歷史中的「徭」、「猺」與「瑤」 多元的「瑤族」文化─服飾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