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化賩 作者資訊
 

東巴文化研究所
1999 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一百卷。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這套叢書共計有一百卷,由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學者們花費數十年時間,終於將近千種東巴經原文典籍完整收錄,它採用納西象形文字、國際音標標記納西語音,以及漢文直譯對注和意譯,整理出版,內容涵蓋廣泛,從天文地理、民族、語言、文學、舞蹈、音樂、神話等等,包羅萬象。是探討宇宙觀、人文社會情貌等及納西東巴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叢書。

方國瑜編撰,和志武參訂
1995 納西象形文字譜。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納西象形文字是納西東巴書寫經書和進行儀式時重要的圖畫文字。各地留下的東巴經書,幾經學者專家們研究分析後,整理成典。該書是由方國瑜先生編撰、和志武先生參訂,將納西象形文字分類,每一象形文字有它的意義之描述、說明。

方國瑜
2008 方國瑜納西學論集。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作者是中國西南研究的重要學者,本書將方國瑜先生早期撰寫的文章集結成書。特別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將歷史縱深往前推至麼些民族,考察納西族的淵源、遷徙和分布、政治歷史,並且探討納西象形文字的創始與構造。

馬存兆
2007 茶馬古道上遠逝的鈴聲-雲南馬幫馬鍋頭口述歷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該書有趣及其珍貴之處就在於豐富的口述材料。它勾勒了雲南馬幫的行經路線及古道上的人物軼事。馬幫馬鍋頭自述累積資本、行走茶馬古道的路線、騾馬隊伍和馱運各種貨物商品、大小商號等的歷史記憶,是瞭解雲南商貿活動及馬幫歷史的民族誌紀錄。

Rock, Joseph F.
1999 [1947] 中國西南的古納西王國(The Ancient Na-Khi Kingdom of Southwest China),劉宗岳譯。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 地跨雲南西北部麗江和中甸、西康、西藏及四川西南部的地方人群之遭逢歷史。本書囊括麗江木土司世系譜、麗江和大研鎮的歷史沿革、鹽源、永寧、德欽等地的歷史地理和麼些土酋,還有夾處在漢藏之間所呈現出的多元文化和宗教文化上的影響,搭配攝影記錄也為二十世紀初期中國西南此一區域的人群留下忠實記錄。

Goullart, Peter
2007[1957] Forgotten Kingdom(被遺忘的王國:麗江1941-1949),李茂春譯。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於1920年到中國,輾轉進入工業合作社,又因緣際會到了麗江大研鎮,就此開始麗江生活,他寫下一路上所見所聞,記錄近十年麗江生活的點滴。為二戰期間,麗江納西人真實的生活實踐,記錄下包括宗教信仰、婚姻、殉情、東巴儀式、手工業發展、與周邊其它人群的互動及納西女性的刻苦耐勞和擅長金錢管理形象。

Oppitz, Michael and Hsu, Elizabeth
1998 Naxi and Moso Ethnography: kin, rites, pictographs. Zürich : Völkerkundemuseum Zürich.
到底麗江納西人和永寧摩梭人的關係為何?是同一族群嗎?這本書即為摩梭與納西的研究。點出兩區域內周邊人群的特性及差異,加之歷經不同政體,這些帶來現狀的複雜性。從他們的親屬關係、社會組織切入談族群性(ethnicity)。追溯族源、探討母系社會的問題、詳盡記載東巴(或達巴)的儀式活動和實踐,並且也將其他學者的研究及考察攝影收錄其中。

Mathieu, Christine
2003 A History and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Ancient Kingdoms of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 Naxi and Mosuo.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該書作者運用各種材料,諸如儀式、地方傳說、神話、統治階層系譜、漢文獻、東巴經書、學術研究,企圖全面性探討納西人群之歷史的真實性,神話、宇宙觀、親屬結構、婚俗、政體轉變,再現納西人群納入同/不同之歷史的過程。可說是理解納西「族史」的重要著述。


親戚化賩 作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