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曾雅蓮,畢業於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

五專時因為修社會學課程而讀出了興趣,大學轉唸社會學;大學時因為修習文化人類學課程而讀出心得來,研究所唸了人類學。原本以為未來的研究會是放在自己一直關注的「語言、文化」相關課題上,沒想到最後會走到中國西南,研究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活動。一開始,選擇到雲南進行田野工作的原因,是受到以前地理課本上雲南那咖啡色夾雜紅色的地形圖所吸引的緣故,再加上DISCOVERY探索頻道正好製作了一集介紹納西象形文字與東巴文化的單元,無法擺脫本身對語言文字的喜好便決定以納西東巴舞為題,進行田野實習。卻也在初步考察時,與當地的納西家人的共同生活下,觀察到另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化賩。

化賩是當代麗江市區納西人的例行活動。它結合了早期經濟互助會的功能及結伴團體的特性。它的過去與現代有很大的變化。在碩士研究階段,主要將化賩的歷史做一詳實的民族誌描述,並就目前的實際活動以及團體間的差異做分析、紀錄,藉此點出納西人化賩的性別化集資結群的概念。希望日後能延伸此研究課題,進一步探討納西社會性別價值的文化過程及其深層結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