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佤族」 人口與地理:「阿佤山」、佤邦
 
   明清時期的佤有兩種族稱,一是「卡瓦」(佧佤、Kawa),另一是「卡喇」(佧喇、Kala)。卡瓦很少和鄰族接觸,保有原始獵人頭的習俗,所以又稱之為「野佧」(Wild Wa);卡喇因與傣族毗鄰而居,常與鄰族(尤其是傣,舊稱「擺夷」)接觸,且已經革除獵人頭的習慣,又稱之為「熟佧」(Tamed Wa),他們受傣文化的影響而接受了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 。最早使用「佧佤」和「佧喇」族稱則是出現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歷史檔案,根據清嘉慶《滇南雜志》與清光緒《南紹野史》的記載,「佧佤」多在順寧永昌兩郡。


  除「生佧」和「熟佧」之說法外,也有「大卡瓦」和「小卡瓦」族稱的說法。「生佧」與「熟佧」名稱的差別主要在於,前者盛行獵人頭的活動,而後者少有實行此活動。英國人George Scott的文章即指出「熟佧」被撣人稱為「Hsap Tai」,意指與傣族毗鄰居住的人,並已革除獵人頭的習俗


  針對中緬邊境未劃定國界的爭議,於三十年代進行了邊境少數民族的實地考察工作,之後,參與工作的民族學者發表了他們的中緬邊境民族的調查報告,在報告裡也描述了「卡瓦」與「卡喇」兩族稱間的差異,但在「佤族」族稱的書寫上,仍存在些許出入。根據周光倬編著的《雲南省滇緬南段未定界調查報告》一書的記載,「凡接近我國沿邊,受漢化之洗禮,而深受擺夷各土司之感化者,已知儀禮,有衣服居室之較進步兼用擺夷文者為『純卡瓦』」 。此處所指的「純卡瓦」即為「卡喇」。然而,為避免不當使用「卡喇」或「純卡瓦」族稱時冒犯了受擺夷文化影響較深的佤族,則改用「臘家」來稱呼之。「臘」與「喇」之間,顯然是同音異字的差別,當時的佤語仍未建立文字系統,這種書寫上的差異,顯然是漢族的考察人員根據佤語發音音譯成不同漢字所造成的結果。


  晚近編寫完成的《滄源佤族自治縣志》的描寫,更將早期佤族推進到以「濮」的族稱為南亞語系的佤德語支中的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的先民 。此說法乃是根據史料《華陽國志:南中志》的記載。
 
 
芮逸夫,〈滇緬邊境四族小記〉,刊於芮逸夫,《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頁392;George Scott J. Report on an Expedition to Manglun and the Wild Wa County, by J.G. Scott, Eso, C.I.E., Superintendent of the Northern San Sates( Rangoon: Printed by the Superintendent, Government Printing, Burma, 1893);George Scott J. Burma and Beyond. (London: Grayson and Grayson, 1932) , pp. 316-8。
George Scott J. Burma and Beyond. P.316.
周光倬(編),《雲南省滇緬南段未定界調查報告》(台北:成文出版社,1935),頁70。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滄源佤族自治縣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頁73。
   
佤婦人在種植苦蕎的旱地整理雜草,該地點在1999年前仍實行刀耕火種的農業耕作習慣。筆者攝於1997年。
 
族群:「佤族」 人口與地理:「阿佤山」、佤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