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佤族族稱的歷史 民族研究與語言:學術語彙中的「佤族」
 
  佤族所生活的的區域統稱為「阿佤山」(或稱「佧佤山」、「卡瓦山」、或「葫蘆王地」),其範圍的大小,根據文獻的記載至少有兩種說法,一是根據方國瑜先生於《滇西邊區考察記》的記錄,所指的是「滇之西南,順寧府周邊外-即今孟定土司以南,南卡江下游以北,東接耿馬猛角董募乃孟連諸土司地,西以潞江與木邦凍景為界。所居之民族曰卡瓦,故稱其地為卡瓦山,亦曰葫蘆王地」 。與緬甸接壤的阿佤山在四十年代時,屬於中國和緬甸的國界線仍未明確劃定,方國瑜先生的說法乃是根據土司的疆界區域為依歸,將當時隸屬傣族土司管轄的佤族地區,依佤族創始神話的象徵物-葫蘆,將統轄該地區的多位佤族王的領地加以統稱,沿用了「葫蘆王地」的傳統稱號;而「卡瓦」(或佧佤)的族稱則慣用於早期的中文歷史文獻裡,當時外族稱呼佤族慣用此族稱,但是,此族稱的首字「卡」,為一傣語借詞,其語意為奴隸。在三十年代,若以「卡瓦」直接稱呼佤族,已能引起不少佤族的反感。如方國瑜先生的記載,「呼卡瓦,則遭大辱者」 。直到1956年,卡瓦的稱呼才為政府部門公布終止使用,以尊重本民族的本意,在民族識別工作的協助下,始定名為「佤族」


  關於「阿佤山」的另一種說法是較為當代的,「阿佤山」涵蓋的區域為,東與瀾滄江(流經泰國、寮國、越南境內改稱為湄公河)為界,西與怒江(流經緬甸改稱為薩爾溫江)為界,而南北的分佈範圍則因國界的因素而有所差別。生活在中國雲南省境內的佤族分佈的地理位置,是在北緯22度27分至22度56分之間,東經99度18分至99度43分之間,此區域俗稱為「阿佤山」。這一說法 是以地理的方位為依據。


   阿佤山區域山巒縱疊,海拔高度的起伏在500至2700公尺之間,由於地勢的影響,造成佤寨與外界的聯繫極不方便,住在山地的佤族往往需花上二至五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前往每隔五天一次的小市集,出售茶葉、芭蕉、木薯、野果、野菜、草菸、樹藤,再用所得的金錢購買鹽巴、辣椒、味精、香油、卷菸等生活必需品,市集的地點多集中在當地的鄉政府所在地。過去在農閒的12月至隔年4月份間,佤族婦女往往會運用樹皮或棉花製成白線,配合染布技術,以編織佤族服飾,織布的地點多在佤族杆欄式房子的下層,也就是豢養豬牛的空間旁。但是,近年來因棉花種植日漸稀少,加上市場販售的服飾相對便宜,佤族婦女織布的活動日益少見。


  佤族是一個跨越中緬邊境的少數民族,生活在緬甸東北部佤邦地區的佤人口數,遠超過在中國境內的佤族人口數。根據中國官方的人口統計資料,截至2003年12月底為止,生活在中國雲南省滄源縣的佤族人口有136,116人 ,而西盟縣的佤族人口有59,830人,加上各地的其它佤族人口,中國境內的佤族總人口數約有400,000人左右 ,而在緬甸佤邦的佤人口數則超過600,000人。不論是中國境內的佤族或是緬甸佤邦的佤人的實際人口數,皆可能比官方公告的數字高出許多,因為,官方的數字往往是根據戶籍登記的人口,在阿佤山未依照戶籍登記的人口仍時有所聞。


  在緬甸的佤人所居住的區域並不使用「阿佤山」的說法,而是以行政的單位「佤邦」(Wa State)來稱呼。然而,在緬甸政府所公布的官方地圖上,北緯22度56分至23之間,東經99度至100度之間乃是佤邦的地理範圍,但是該地域則被劃訂為緬甸的國土,並隸屬於緬甸「憚邦」(Shan State)第二特區 。但實際上,佤邦則是由一位雲南藉的佤族──鮑有祥主席領導的聯合佤邦游擊隊,所掌控的獨立自治的區域。緬甸政府並無法直接對該地區進行行政管理。在媒體報導中,緬甸的佤人常常與毒品畫上等號,該區域因長期種植罌粟而受到聯合國禁毒組織的特別關注,在國際社會的經濟援助下,許多禁毒計劃正在佤邦各地推行。而佤邦佤人與妣鄰的憚邦憚人,以及泰國軍隊間,長期以來因民族衝突,以及對毒品問題的處理態度的差異,時常有軍事衝突發生。
 
 
方國瑜,《滇西邊區考察記》(昆明: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頁3。
方國瑜,《滇西邊區考察記》,頁5。
羅之基,《佤族社會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頁63-4。
陳榮華(編),《追逐太陽的阿佤山》(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4),頁2。
周植志、顏其香、陳國慶,《佤語方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Bertil Lintner. Burma in Revolt: Opium and Insurgency Since 1948. (Chiang Mai: Silkworm Books, 1999).
   
西盟地區佤族的背包。由黑色和粉紅色毛線編織成的橫格條紋的背包,其上鑲有白色的薏芢種子的十字圖案(筆者攝於2001年)。
 
早期佤族族稱的歷史 民族研究與語言:學術語彙中的「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