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簡介與現況 】
人口與地理
族群
語言與文字
歷史
文化特徵
民族節慶
【 歷史、社會與文化 】
族群的起源
父子連名制
建築型式
生計型態與區域經濟
服飾
【 主題研究 】
主題研究
「體」的供養
「魂」的保固
喪禮中的交換
未婚死者的喪禮
【 總結 】
總結
【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 作者資訊 】
作者資訊
【 回中國西南民族選單 】
哈尼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哈尼語又分為哈(尼)、雅(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三種方言和若干土語,方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詞匯上,語音次之,語法差異較小,
戴慶廈、段
樂,《哈尼語概論》,1995。
方言之間差別甚大,各方言群有口語溝通上的困難。各個方言群有其地理分佈範圍:哈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綠春、紅河、元陽、金平、建水、石屏等縣;雅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
海、
腊、景洪,以及思茅地區的瀾滄縣;碧卡方言主要分佈在思茅地區的墨江、江城、思茅、普洱、鎮沅、景東、景谷等縣;豪白方言主要分布在思茅地區的墨江縣和玉溪地區的元江縣。
史軍超,《哈尼族文化大觀》,1999:27-8。
目前中國語言學家已分析的哈尼方言區分如下:
哈
尼
語
哈雅方言
哈尼次方言
綠春大寨哈尼土語
元陽麻栗寨哈尼土語
金平馬鹿塘哈尼土語
紅河甲寅哈尼土語
紅河浪雜哈尼土語
雅尼次方言
西雙版納格朗和雅尼土語
瀾滄那多雅尼土語
碧卡方言
墨江菜園碧約土語
墨江民興卡多土語
墨江雅邑大寨哦怒土語
豪白方言
墨江水癸豪尼土語
墨江壩利白宏土語
(表一:戴慶廈、段
樂,1995:176)
哈尼族沒有傳統文字。近代,哈尼族中一些通曉漢語文的知識份子,曾借用漢字記錄哈尼語,他們以與哈尼語詞讀音相似或相近的漢字直接記錄哈尼語,部份語詞則用漢字再造字來記錄詞義,例如將“月”字外加圓圈,來表示用哈尼語讀出來的「月亮」。這些書寫著哈尼語的毛筆寫本,是以豪白方言的豪尼話記錄,主要流傳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的癸能、碧溪一帶。
王爾松,《哈尼族文化研究》,1994:6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嘗試推行哈尼拼音文字,以哈雅方言哈尼次方言中的大寨話為拼音文字的標準語,並編寫哈尼文課本。此外,緬甸、泰國也創造了現代哈尼文字,並出版哈尼文書籍,但流傳範圍都不廣。
戴慶廈、段
樂,《哈尼語概論》,1995。
史軍超,《哈尼族文化大觀》,1999:27-8。
王爾松,《哈尼族文化研究》,19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