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強調村寨概念的哈尼族,在每一個村寨旁邊都有一個到數個以上的神樹林,
每一個哈尼村寨都有數個神樹林緊鄰在寨子邊緣,不同的公共儀式在各個不同的神樹林中舉行,例如舉行「苦扎扎」時,要去苦扎扎的樹林;舉行「俄瑪突」時,要去俄瑪突的樹林。 |
村民在舉行「俄瑪突」、「苦扎扎」等公共儀式時,
全村各個家戶都要派人前往神樹林宰殺犧牲,獻祭「俄瑪」等天神,祈求村寨人口繁衍、米穀豐收、家畜興旺。每年,村人會在村寨出入口立寨門,並舉行儀式將鬼趕出寨外,寨門標幟出人鬼分隔的界線,寨門內是人居住的村子,寨門外則是鬼活動的範圍。
 |
|
 |
位於村寨中心的水井 |
|
水井旁的小賣部是村人聚集閒聊、打牌的場域 |
對於村寨地點的選擇,哈尼族有一套選擇寨心的儀式,並由巫師畢摩執行將鬼驅逐出寨的儀式,劃定寨址,確定人鬼分界線。在建立新居時,從占卜屋基、測量正房中心、開地基、立中柱到上正梁,每一個步驟也都要執行宗教儀式,來確保日後安好的家庭生活。
以農業為主要生計型態的哈尼族很重視祈祐五穀豐收的儀式,一整年的村寨公共儀式都是圍繞農事的需求,並配合農作時間而舉辦,全年一整套的公共儀式就是要確保村人生計無憂。
哈尼族重視父系親屬的關係,父子連名的命名與譜系制度清楚標示著父系傳承的親屬關係。
父子連名指的是以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字或最後二字,作為兒子名字的前一個字或前二個字。詳情請見「歷史、社會與文化」一節中的「父子連名制」。 |
對於一個哈尼男子而言,父子連名的家譜不僅在人出生後作為命名的依據,也在人死後的喪禮中,透過巫師不斷的唸誦,將死去的亡魂送到父系祖先居住的地方。
|
|
|
 |
每一個哈尼村寨都有數個神樹林緊鄰在寨子邊緣,不同的公共儀式在各個不同的神樹林中舉行,例如舉行「苦扎扎」時,要去苦扎扎的樹林;舉行「俄瑪突」時,要去俄瑪突的樹林。 |
 |
詳見「民族節慶」一段。 |
 |
父子連名指的是以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字或最後二字,作為兒子名字的前一個字或前二個字。詳情請見「歷史、社會與文化」一節中的「父子連名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