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近代中國的語言學家王輔世等人以語言來區分各支系的苗族,分別採用兩種方案;一種是隨一九五零年代民族調查政策所做的區分,將苗語分成五個方言區,即東部、中部、南部、西部和北部五大方言。其中,東部方言指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北的苗語;中部方言指流行於黔東南、湖南和廣西比鄰地帶的苗語;南部方言指流行於黔中和黔南地帶的苗語;西部方言指流行於川南、黔西、黔西南以及雲南、廣西鄰近地帶的苗語,中國以外地區的苗族,都是使用西部方言;北部方言則是指流行於滇東北和黔西北的苗語。
另一種則是如王輔世(1958)在「苗語簡志」一書中,依據各種苗語方言是否有鼻冠音聲母,將苗語分成三大方言區,即湘西、黔東、川黔滇三大方言群。其中湘西方言群乃是指原來的東部方言,黔東方言群指的是中部方言;而所有保留鼻冠音聲母的方言,全都歸類為川黔滇方言群,包含原來的南部、西部、北部方言,區分成七種次方言:川黔滇、滇東北、惠水、麻山、貴陽、羅泊河、重安江等次方言。
從語言分佈圖上看來,湘西、黔東方言群基本上其中在湘西、黔東南兩大區域,在歷史上的位置也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歷史上記載的諸多苗族反抗事件也多發生在此兩地。川黔滇方言群的分佈就較為複雜,其中川南、黔西、黔西南、滇東南、滇南等地都是川黔滇次方言分佈區,而滇東北次方言分佈在黔西(威寧、赫章等地)到滇東北、滇中地區。黔中地區(西接川黔滇次方言區,東臨黔東方言區)則雜有惠水、麻山、貴陽、羅泊河、重安江等五種次方言,分佈區域遠小於川黔滇與滇東北次方言(苗語方言主要分佈地區示意圖,伍新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