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民族節慶
 
  干欄建築、壯錦、銅鼓、跳師、不落夫家(婦女婚後不住在夫家)、親從子稱、拾骨葬;這些文化特徵,嚴格來說並不是壯族的專屬,而是中國南方與西南部份族群的共同特徵,例如同屬於壯侗語族的侗族也有干欄建築、侗錦、儺戲,以及不落夫家等習俗。 這些特徵或許是因應共同生存環境而產生,或者是由於互相採借影響。關於族群間互動的過程值得進一步探究,然而表面上相同的特徵,在不同族群社區內的意義也不一定相同,此節先對這些特徵進行描述。


干欄建築
  干欄建築是指木結構的三層建築,一般認為是中國南方民族為適應潮濕氣候而發展出來的。由地面算起第一層用來飼養家禽家畜,人們的日常活動在第二層,第三層通風且乾燥用來儲存穀物與食物。建築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房屋主體為木結構,牆有由土樁成的,也有由空心磚或火磚砌成的,房間隔板有用木板或用竹片,屋頂多覆以瓦片,更早以前則用茅草。



  壯錦呈現出壯族的紡織技術。宋朝的文獻上已對壯錦進行記載,到了明代則被列為貢品。壯族女子嫁妝必定有壯錦做成被面的被套,壯錦織布也被廣泛運用到服裝的裝飾上,最常見的就是頭巾。目前可見的壯錦,主要的材料有全部以棉線織成的和以棉絲線混織而成的。北京故宮所藏清朝的兩幅壯錦,一幅為井字紋錦被,是以褐黃色棉紗織平紋地,用彩色絲絨織成井字紋,外框以菱形紋;另一幅為百花錦道條,也是以褐黃色棉紗織平紋地,用彩色絲線織成卍字與菊花等紋飾,外框以菱形紋。目前民間的織錦仍不出清朝所用的材料與織法。一種是花被面,以白棉線為地,黑棉線織花;另一種為多彩的提花織物,提花的緯線多以彩色絲線或者棉線。



  銅鼓在中國集中於廣西與雲南,可作為樂器、寶物、祭器等等。它並不是壯族的專利品,有很多其他的族群還在使用銅鼓,例如廣西南丹白褲瑤在喪禮中必須用到銅鼓。銅鼓的藝術性呈現在其上的雕刻、繪畫、裝飾和其所敲擊出的音樂與配合其音樂的舞蹈。目前在廣西所發現最早的銅鼓,其年代約當公元前二世紀。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人在廣西桂平與潯江挖掘與撈到銅鼓,並且在官府或者廟堂展示。目前在本地,除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集與研究銅鼓外,亦有私人收藏,如廣西東蘭縣壯族人韋萬義,因其收集銅鼓多而獲得「銅鼓王」之稱號。銅鼓上最常見的雕塑是青蛙,青蛙被認為跟祈雨有關,廣西東蘭、鳳山、巴馬、南丹一帶壯族目前仍過的螞拐(虫字旁)節,節慶是以祭青蛙為活動核心來進行的。


跳師
  跳師指的是壯族巫師「師公」的儀式活動。師公信仰被認為是在壯族原始巫教基礎上,結合後來傳入之道教而形成的壯族宗教。跳師時要戴面具,所以又被認為是古代宮廷跳儺的一個延伸。師公的跳師又發展成為師公戲;也就是原來的宗教活動,後來發展成為帶有娛樂性質與藝術成分的表演。師公進行儀式一般都是群體性的,有些師公負責跳,有些負責唱,還有些要伴奏。師公所掌的是武壇,跳師的過程是師公請神下來,然後戴上該神的面具,有些神是凡有儀式必請,像唱《功曹》、唱《土地》、唱《三元》等等,除此之外,還得根據儀式需要請不同的神,演唱不同的劇目,例如求花時則要唱《花王》;喪葬儀式的場合裡,要唱《二十四孝》、《目連》、《十月懷胎》等等。


不落夫家
  是壯侗民族的婚俗習慣。新娘結婚後並不馬上定居夫家,而是在懷孕生子之前,來往於娘家與夫家間,夫家凡是有活要做,有貴客上門,夫家的女人,會去請新娘來幫忙。儘管現在有些地方不落夫家的時間縮短,有些甚至象徵性的回娘家幾天就住到夫家,但此婚俗在壯族地區仍有跡可循。在未正式住進夫家之前,男女雙方仍有對外社交的自由,新娘在這期間靠自己勞力的所得,可以存起來並帶到夫家。生頭胎小孩,必須到夫家待產並在夫家生產,自此之後才算正式住進夫家。


親從子稱
  指的是一對夫妻生了頭胎小孩,在替小孩命名後,長輩、同輩間年紀大者與夫妻之間,以小孩的小名稱呼這對夫妻。例如小孩叫美,她的父親則被稱為「爸美」,母親則被稱為「媽美」。如果這對夫妻的丈夫是長子,連帶著這個小孩的祖父母的稱謂也同時改變,她的祖父會被稱為「公美」、祖母會被稱為「婆美」。
蒙家遷墳儀式


拾骨葬
  壯人替死者舉行二次葬。壯族地區人死後先以木棺土葬,過了幾年後則會再進行拾骨葬。拾骨葬必須選好日子與選好地點,因為祖先墳墓好壞牽涉到子孫的發展。拾骨葬一般選擇在冬春兩季,拾骨葬前一天傍晚,親屬到墳前上供,告知死者要搬遷房屋,次日開棺撿骨,由男人破墳,女人拿傘遮住墓穴,通常由長子或長孫負責,先把骸骨清理乾淨,再用火烘烤,然後按人體骨骼構造依次放進陶罐(又稱金罐)內,整副骨架呈蹲坐式,蓋上甕蓋後,外披紅紗,再由長子或長媳挑(或背)到新的墳地埋葬,埋葬完後,以雞、肉、酒奠祭後,回家時每人一炷香,把死者的靈魂引領回家,回到家後把香插到專門祭拜祖先的那個香爐,表示靈魂已歸為祖先。這種葬俗背後的觀念,是建立在死者唯有透過拾骨葬後才能回到祖先的地方的概念。
 
 
劉芝鳳,1999,《中國侗族民俗與稻作文化》。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參考覃彩鑾,1998,《壯族干欄文化》。南寧市:廣西民族出版社。
吳偉峰,1995,〈壯族歷史上的紡織業〉,《廣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頁55。
參考蔣廷瑜,1988,《銅鼓藝術研究》。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
參考顧樂真,1997,《廣西儺文化摭拾》。南寧市:廣西藝術研究所、民族藝術雜誌社。
參考盧敏飛,1986,〈壯族拾骨葬述議〉,《廣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頁84-89。
 
歷史 民族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