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1896-1950年)


  傅斯年先生,山東聊城人,生於1896年3月26日。幼年喪父,由祖父及母親撫育成人。在北京大學念書時期,傅斯年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導之一。1920年,他負笈歐洲,在倫敦大學三年半後,轉赴柏林大學。在他遊學六年半的時間中,大部份時間都在研讀實驗心理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在柏林大學的後期才開始閱讀比較語言學,並學習東方語言。


   1926年10月,傅斯年應聘為中山大學教授、文科學長(文學院院長,並兼中國文學和史學兩系之主任),開始其一生轟轟烈烈的學術志業。他先在中山大學創辦語言歷史研究所,兼任所長。


  1927年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設立時,傅斯年歸屬心理學研究所。隔年,他說服當時中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設立歷史語言研究所,立即獲得蔡元培的贊成。胡適戲稱傅斯年「狡兔二窟」。雖然這兩個研究所由同一人創辦,名稱相似,起初雷同,但精神截然差異。籠統來說,一個是土派,一個洋派,可以說是不同體質的雙胞胎。


   史語所只經半年籌備,立刻成軍。當時共有歷史、語言及考古三組,分別聘請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為主任。傅斯年主持史語所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備安陽殷虛的考古發掘。當時,一般民眾會把考古發掘看成是挖人祖墳的不義之舉,地方士紳又認為發掘工作是挖掘本地的「寶物」,河南政府更不容外人越俎代庖,指責斥罵史語所考古隊的文字充滿報紙,甚至有人到處發傳單宣傳,加上古董商人昧著良心從中謀利,使考古田野困難重重。傅斯年迎著種種責難及壓力,各處奔走解釋,飽受冷眼,他自己解嘲說:「為這件事,我鼻子都碰瘜了。」他以超人的膽識,極強的領導才能和精湛見解,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組織了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拋開舊的金石之學套路,採用科學手段,開始了震動國際學術界的安陽殷虛考古發掘。傅斯年表示:「考古發掘若僅為取得文字,那所得者一,所失者則千矣。」他提出:「古學知識,不僅在於文字,無文字之器物,亦是研究要件。」傅斯年以史學圈外人進入史學領域,而最後卻在史學界引領風騷。他曾稱顧頡剛「在史學上稱王」,但後來運用不會對顧氏造威脅的考古學,跳出顧氏的陰影。他依顧頡剛「收拾漢學之局」的基礎上,再用考古學來建立中國的「古代科學」。這種重視考古學與考古材料的態度,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藍本,擺脫故紙堆的束縛,展現一個新時代知識探索者的形象。


   明清大庫資料是研究明清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李盛鐸從羅振玉手上買到後,打算再轉賣。傅斯年和胡適、陳寅恪商議後決定買下以進行整理。於是,傅斯年請蔡元培由中央研究院出資購買,然後轉贈給史語所,並且成立了專門整理的領導研究員,使明清史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現存在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的內閣大庫檔案也成為中國現存明清檔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傅斯年五十時,出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國民政府遷台後,他又被任命為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在他任內,他廣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實圖書、獎勵研究,奠定了台灣學術根基及自由傳統。有一次,他踱過生物實驗室,看到同學在看草履蟲,便說他在倫敦時也看過。有位同學開玩笑說:「你吹牛。」傅斯年哈哈大笑而去。


   1950年5月20日,他在台灣省議會答覆教育行政的咨詢時頭腦溢血而瘁逝,享年55歲。


  當你進入台大,別忘了聆聽傅鐘的迴盪聲響。



資料來源: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之文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