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逸夫,江蘇溧陽人。修業於東南大學外文系(前身為南京高等師範,其後改為國立中央大學)。正如李亦園所說,「一個大學者的出現都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時任職於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芮逸夫,也在蔡元培發表「說民族學」一文因而帶動科學民族學的思潮影響下,對民族學產生興趣並研讀相關著作。芮逸夫的民族學研究生涯肇始於,隨同凌純聲前往松花江下游進行赫哲族田野調查,自此展開六十年橫跨多個學術重心的人類學、民族學研究。


  芮逸夫六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以遷台作為分水嶺,區分成兩個階段。不同階段因地及人生歷練的不同,有相異的學術重心。


  民國十九年受聘進入中央研究院隔年,芮逸夫即參加凌純聲的赫哲族研究,負責語言資料的分析與整理。緊接於民國二十二年,芮逸夫與凌純聲、勇士衡三人赴湘西南鳳凰、乾城、永綏等地,考察苗、瑤族群的生活狀況及社會情形,歷時三個月。此次研究,三人各有分工:凌純聲負責苗族地區的地理、生活、習俗、鼓、舞等方面的調查;芮逸夫負責語言、歌謠、故事的蒐集和研究;勇士衡專事照相、拍攝電影和繪圖。根據該次田野調查而寫成的「湘西苗族調查報告書」,是國人最早的一次苗人調查研究;同時攝影機的運用,也是中國民族學家運用影視媒材紀錄民族學資料的最早紀錄。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間,芮逸夫參加中英會勘滇緬南段界務,隨勘界委員會至滇緬邊境孟定、耿馬、猛允、孟連等土司地及班洪、班老等佧佤區域,為期六個月,期間探訪擺夷(傣)、裸黑(拉祜)、栗僳、阿佧(哈尼)、山頭(景頗)、崩龍(德昂)、佧佤(瓦)等族群村寨。此行礙於停留時間的限制,僅針對裸黑(拉祜)體質及栗僳語音等進行較細緻的調查與記錄。此一階段積極參與艱辛的長期田野調查工作,一方面專注語言材料的蒐集與初步分析,同時也是芮逸夫的民族學啟蒙時期,此「入門儀式」的經歷與收穫,替未來綜合性論述立下深厚基礎。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京滬震動,中日戰爭爆發。歷史語言研究所因戰情輾轉遷徙至雲南昆明、四川南溪李莊,芮逸夫亦隨之西遷入滇蜀,展開另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因地利之便,芮逸夫除了延續中國西南族群的田野工作之外,例如針對四川南布興山,永敘鴨雀苗及珙縣等地調查?人墳等,也在此時開始實現他鑽研民族學的初志:從事中國民族的綜合研究,先後完成中華國族解、西南民族的語言問題、中華民族的之系及其分佈、西南民族與緬甸民族、西南少數民族蟲獸篇旁命名考略等文章。這是芮逸夫研究方向的轉類點,從單純的民族誌資料記錄與收集,轉以分析性角度整理、組織田野材料,企圖從諸族群的民族誌比較,歸納族群間的異同、影響與關係。而以現代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概念,運用在我國親屬制度的分析,則是在此一研究重心轉移的脈絡下形成的。芮逸夫陸續發表伯叔姨姑考、苗語釋親、釋甥之稱謂、中國親族稱謂的演變及其與家族組織之相關性、九族制與爾雅釋親、爾雅釋親等論文。此外,身兼立法委員一職也促使他在民族政策方向,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發表一篇篇邊疆問題系列文章。


  民國三十九年隨歷史語言所播遷來台,芮逸夫的學術重心也因遷居台灣而有地理轉移。除了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第四組主任外,也一直在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從事教學工作,培養許多年輕學子,為台灣人類學界奠定基礎。因負職考古人類學系系務多年,有規劃學生進行實習及與領導研究工作的需求,再加上來台初期與台灣民族學同事多所接觸與合作之故,此時研究重心與論文發表多圍繞在台灣原住民社會組織等議題上。


  於民國五十三年卸除教學、行政瑣碎煩務,時年六十五歲的芮逸夫「正是綜合思考與理論分析最成熟的時期」,「全力從事於中國民族、文化與社會綜合研究,很多全貌性與理論性的論文都完成於此一時期」。晚年主持二十三種正史及清史中各族史料彙編之編輯工作,為中國境內漢人以外之族群研究提供一完整而基礎性的資料。


  通過芮逸夫六十年研究生涯的簡短回顧,可以看出其涉獵領域之寬廣。然而李亦園認為這些不同時期與各異的研究重點,實際上都圍繞著一個大主題,那就是「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針對此一主題,芮逸夫又分別從「整體綜合」與「個別族群深度探討」兩個角度切入。前者乃是從人類學、民族學及人文學的觀點對中國族群的形成與涵義,以及中國民族所包含的分支派別作系統的分析與闡明。對於中國民族的綜合整體研究,特別是各支派的分類探討,有賴於個別族群詳細的民族誌資料基礎多年田野經驗,研究族群橫跨中國東北到西北,經西南至台灣,芮逸夫孜孜不倦地從事個別族群民族誌的整理與民族史考訂。


  從寬廣的脈絡來看芮逸夫長達六十年的民族學與人類學學術研究,其在中國及台灣民族學與人類學發展史上,是關鍵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國第一代的人類學家,更有別於著重文獻分析與考據的民族史研究方向,轉而走出書房進入田野,實際進行資料收集的首批研究者之一。研究者藉由田野調查獲取大量民族誌第一手資料,一方面與剛引進中國不久的西方民族學理論和思潮進行初步的應證與對話,另一方面民族誌數量的累積則是中國民族學學科建立的基礎。在台灣方面,謝世忠以為,芮逸夫「代表著台灣人類學發展過程中在二十世紀中葉一個轉類點的關鍵角色」,「與他的助教學生們,共處於大陸民族學傳統與日本人種土俗學術在台灣面對面相處的尷尬情況下,努力地琢磨一個具整合本質的台灣人類學世界」。


  在學生眼中,芮逸夫是個學識淵博,但又極其客氣、願意放下身段與學生切磋的老師。研究領域跨越體質人類學、語言學、民族學等面向的芮逸夫,在講堂上滔滔不絕、旁徵博引,以至於最後的偏離主題,總讓學生既佩服其深厚的學識,另一方面也「嘟嘴賭氣」那距離主題很遠的說課內容。就因為其教學的多層性,他的學生們日後也在考古、體質、語言及文化人類學等領域裡繼續鑽研與發展。「謙虛」則是學生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另一特質。謝世宗因主編「人類學研究」一書而數度走訪芮逸夫,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身為老師的芮逸夫自謙地說「這幾年在美國你(謝世宗)一定學了不少我不知道的新東西,我會慢慢向你請教的。另外你可以開始批評我了,學術就是在不斷批評中成長、千萬客氣不得。」終生一絲不茍地鑽研與探索,晚年更坦大地要求學生對他的學術歷程做無私的檢視,在在實踐他掛在口頭的一句話「一日為師,終生為友」。
 
李亦園
1981 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芮逸夫教授的學術成就與貢獻。收錄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芮逸夫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
 
謝世宗
1989 序一。收錄在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台北:南天書局。
 
王建民
1997 中國民族學史 [上卷](1903~1949)。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芮逸夫
1972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臺北縣:藝文印書館。
1960 排灣族研究資料集。不詳:不詳。
1962 川南鴉雀苗的婚喪禮俗. 資料之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王崧編纂, 芮逸夫批點
1914 雲南備徵志 二十一卷。雲南圖書館藏板本。
 
鄭善政著 ; 杜元載, 芮逸夫審查
1956 華僑鄭氏先賢列傳。臺北市:海外文庫出版社。
 
芮逸夫主編 ; 桑秀雲編輯
1972 正史及清史中各族史料彙編及引得. 彙編之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芮逸夫主編
1973 苗{23345a}圖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王荷君錄, 芮逸夫改訂
不詳 中國民族誌。手錄本。